top of page

「藝術與正念相關」還是「藝術就是正念」?

作者:阿砂

minduflness.jpg

編者按:這文章是“重新連線中...”計劃的總結,旨不在描述工作坊內容,而是從計劃期間的一些觀察出發,對計劃中重要元素藝術與正念作出一點思考,希望引起討論及更多的探索或跨界合作。“重新連線中...”項目為香港藝術發展局邀約計劃。

藝術工作坊多不勝數,各式各樣都有,體驗式一至兩節的也很流行,數百元一位,就可消磨週末的下午或晚上,也可初步看看自己喜不喜歡某種媒介。

 

但面向來自不同背景的參加者,我們也辦類似的工作坊嗎?究竟透過藝術,我們可以為參加者帶來怎樣的體驗?

 

交計劃書時正是疫情的第一年(2020)夏天,疫情未有如預期的在炎熱的天氣中緩和過來,街上的人不多,很多人也在家工作,日復一日,面對不可知的前路,眼見不少人開始情緒低落,常悶在家,看不見困境盡頭。這些感受,也未有隨一波疫情緩和下來完全過去,因爲不知另一波疫情何時發生及對未來感到焦慮與不安。

什麼是正念

當時就想起了之前參加過的正念(mindfulness)活動。正念概念最早源於佛教,而當代的正念大多已去宗教化,讓不同信仰與沒有宗教信仰人士都能參與。簡單來說,正念是專注當下,可以是專注身體五感所察覺到的、當下的感受(如察覺自己開心或苦惱等情緒)、每個出現的念頭/雜念(人不時有很多念頭來又去,所以正念不是沒有雜念,而是察覺每個出現的雜念但不跟它走)或察覺自己正在做的事之每個細節。

 

而正念有助我們活在當下,不想不能改變的過去,也不想未知的將來。對所察覺到的當下,不作價值判斷 。如不評感到苦惱好不好,只確認我知道自己正感到苦惱,不去趕走它,也不跟它跑,只讓它來去自如。

 

這好比你在街上遇上一個人,你不會將他/她趕走,也不會毫不選擇的跟這人四處去。這雖然並非情緒管理方法,卻有助減少無選擇地被情緒牽動反應,並讓自己有機會作出有選擇的回應,長久實踐對身心健康也有好處,這也是近年正念工作坊流行的原因 (1)。

在藝術實踐中的正念、與自己或身處環境連繫

在筆者組織的團隊中,有實踐正念的藝術工作者,也有從藝術實踐中找到一些自我照顧的方法;所以“重新連線中...”計劃,就有4組實體工作坊,都是以正念為骨幹或與正念相關。而一個子計劃(線上線下活動)就有兩個工作坊分別以與人連繫及自我照顧與善待自己為主軸;透過這些活動,我們希望參加者可體驗在造藝術作品或手作時也可專注當下,與當下的自己及身處環境連結,或透過親手造物活動嘗試與人連繫或經驗自我關顧。

當然,參加者不可能在一個一至兩節的工作坊裡就能修練到任何時候都活在當下、重新與人與己連繫、身心輕安,但修練從來就是一生之久的事,需沉澱與持續探索。

 

我們辦的工作坊就是為參加者提供一個起點,讓大家在喜歡的活動中(例如手作或陶藝)開始體驗可以如何實踐正念及自我照顧,並按自身情況在生活中延續實踐,而參加者在工作坊後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跟團隊聯絡,我們也盡力解答問題。

 

如對計劃中工作坊內容有興趣,讀者可參考計劃網站中回顧工作坊的內容, 筆者希望在此文集中探索一下藝術與正念的關係。

視藝工作者也可多作跨界合作,如跟對心理學有認識人士及長期實踐正念或對此有研究的人士合作,將體驗式的工作坊深化。

個人體驗:藝術與正念的關係其實是怎樣的?

專注做事,包括藝術創作中的每一細節,也可以是正念的實踐,正如你專注於在路上所走的每一步,所以凡事都能與正念有關。

 

但藝術真的只能「與正念有關」嗎?在我們辦的工作坊中,不是每位參加者也體驗過正念,有的也是頭一次參與藝術工作坊;具這樣背景的參加者告訴我們,雖然不太清楚正念是什麼,但造陶藝作品讓他們感到安舒平靜,回想那個過程,自己是十分專注於手與手中的泥,因爲那份專注正是手捏作品過程中必須的(否則就不能將泥捏成某個型態,如一個碗或一個花器),也是自然不過的事。

 

而我們其中一些工作坊導師在他們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也有相似的觀察。例如藍曬導師蕭錦嫺就在她自己的藍曬創作過程中發現,專注是觀察光線變化必須的,久而久之,專注在藍曬過程中是自然而然的發生,本身已是正念(而非將正念應用在其中),也讓她學習放下控制欲望,欣賞偶發情況帶來的結果,在製作過程中不作價值判斷。而這些得著就啟發她透過工作坊與人分享藍曬技巧。

 

此外,感知 x 紙雕工作坊的導師Sandra也是過往從剪紙條預備創作物料時,感到自己可以不期然的專注過來,心境平靜,從中得到啟發。

 

Sandra有舞蹈根底,她就將剪紙與身體動作結合起來,讓工作坊參加者先專注地剪紙然後合力在場地中將紙條連結,造成一個由天花板吊下來的裝置。參加者在場地中走動時,隨感覺在想要掛上紙條的地方停下,然後掛上紙條,再調校紙條的方向及要向下垂多少,如何跟旁邊的紙條連結。完成裝置後,參加者可隨意在裝置所構成的空間中走動或隨裝置形態做即興動作,也讓身體告訴自己有何感覺(例如肌肉繃緊或疼痛)。

 

當然上述不足以說明藝術本身就是正念,那麼其實有人做過藝術與正念關係的研究嗎?

人不時有很多念頭來又去,所以正念不是沒有雜念,而是察覺每個出現的雜念但不跟它走 或察覺自己正在做的事之每個細節。

藝術與正念關係的研究

相關的大型研究,暫未能找到。不過小型研究倒是有的,如Lydia G. Fogo於2017年在她的文章“Engagement with the visual arts increases mindfulness”中發表了一個關於視覺藝術與正念的研究,詳細內容可參閱讀上述文章,本文只點出主要研究結果。

 

Fogo稱在其研究中有140個有效的回應。她指出,數據分析顯示,常參與視覺藝術活動人士的正念分數是較高的。雖然Fogo也表示,兩組人(常參與藝術與不常參與藝術人士)在問卷中的某些問題平均得分的分別並不大,但整個問卷調查的結果,基本上顯示參與藝術增加正念程度的趨勢。

 

參與研究的人士中,有89人表示有參與視藝活動,其中76%回答在過程中時常都專注當下。而Fogo的調查中也有一些問題須參與者以文字作答,其中有參與者表示,參與視藝活動(如繪畫)與觀看視藝作品本身就是一種正念的體驗。而“重新連線中...“藝術工作坊的部份參加者也有類似體會(可到計劃網站中的回顧工作坊的內容查看參加者感想)。

 

不過,Fogo亦提出,如希望公眾人士透過藝術去培育正念,就要消除參與相關活動是需具很多藝術訓練及知識與投入大量時間的誤解。

 

這也是本計劃面向公眾人士的考慮。我們明白參加者未必接觸過藝術,但也想學點基本藝術技巧,並從中體驗自己是否喜歡某種媒介及是否如我們所說的透過藝術可鍛鍊專注當下。

 

所以,我們在工作坊的設計上都選一些較易切入、有趣又與生活有關的活動。

 

“你一碗。我一碗”工作坊是一個例子。手捏兩個相似的碗既可在較短時間內讓參加者掌握基本手捏技巧,燒好還可拿回家用;另一節爲食物擺盤,參加者覺察食物與餐具的空間及色彩關係後,就可自己在家中繼續嘗試,就連準備上菜時也可是正念時刻,也令用餐除了食物外,同時是視覺體驗,從中鍛鍊藝術感知。

 

Fogo在總結中也提到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探討參與視藝活動對生理與心理的影響及進一步評估參與藝術活動及觀賞藝術作品兩者與正念可能有的關係。

 

而觀賞視藝作品當然也可以是一種正念體驗,現時有藝術館進行正念藝術觀賞活動 (2),方法或活動細節不同,但主要都是在觀賞時用多一點時間(slow viewing)並專注當下看見的作品細節,而非先評論眼前的作品。

 

正念觀賞例子可參考註腳2連結的內容,筆者不在此敘述了。不過,正念觀賞的專注跟親自參與藝術中(如造一個碗或繪畫)所經驗的專注,似乎是不同的。前者比較像在呼吸時加上正念練習,是刻意的;而後者的過程中,據參與Fogo的研究之公眾人士所言,專注是自然地產生的(3)。

結語

雖然暫未見有研究支持視藝就是正念的說法,但這是可繼續探討的跨界議題;這不單跟藝文工作者相關,也對參與藝術的公眾人士有所裨益。

 

無論結論如何,視藝工作者也可多作跨界合作,如跟對心理學有認識人士及長期實踐正念或對此有研究的人士合作,將體驗式的工作坊深化,讓參加者有更多學習、反饋、分享及發問的時間,從而在藝術與身心方面都獲益更多。

1. 我們也留意到正念和各類型藝術治療整合的實踐,但“重新連線中...”計劃從不涉及藝術治療,我們只是希望透過藝術活動,讓參加者體驗與當下連繫,然後將得著帶回生活中繼續實踐。

2. 

https://ncartmuseum.org/events-and-exhibitions/programs/mindful-museum/

https://www.slowartday.com/

https://www.mindfulnessinmuseums.com/

https://www.ngv.vic.gov.au/essay/the-art-of-mindfulness/

3. 當然在造一件作品的過程中也會有不專注的時候,例如感到餓了,跟著餓的感覺跑,想想之後要去吃點什麼。而實踐正念的人會說沒關係,察覺有想吃的念頭就好,這也是正念,然後可重回當下所作的事情中。

#####

參考文章

 

Madeleine Dore, “The art of mindfulness”,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2021

 

Amaris Espinosa, “Art as a mindfulness practice”, Antioch University Repository and Archive, 2018.

 

David Gelles, “How to be mindful when making art”, New York Times, Sep 27, 2017.

 

Lydia G. Gogo, “Engagement with the visual arts increases mindfulness”, UTC Scholar,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at Chattanooga, 2017

 

Sarah Halzack, “The big business behind the adult coloring book craze”, The Washington Post, Mar 12, 2016.

bottom of page